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基于iFIAS 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研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2

一、引言

IBM 在2008年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战略,随后“智慧”这一概念逐渐浸入我们生活的各大领域。在教育界出现了“智慧教育”,它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升级,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智慧课堂”作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实践载体,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方面的研究偏多,真正进行实践应用的相对较少。[1]智慧课堂研究在国内的发展也面临同样情况,特别是在高校,大规模的实践尚未开展,同时,高校教学在智慧课堂中的互动与传统课堂相比是怎样的、存在何种优势、技术如何支持教学互动等种种问题尚待解答。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堂为例,采用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通过对比分析传统课堂和智慧课堂中的课堂教学互动的不同,总结出智慧课堂中教学互动行为的特点,从而为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与学习实践创新提供思路借鉴及参考依据,助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评价研究。

二、文献综述

1.智慧课堂的定义

目前学界对智慧课堂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大致来说,关于智慧课堂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上的智慧课堂是指“为教学活动提供智慧应用服务的教室空间及其软硬件装备的总和”[2],倾向于从设备与设施的角度对智慧课堂进行界定。而广义上的智慧课堂是指一种“能够优化教学内容呈现、便利学习资源获取、促进课堂交互开展”的新型学习环境。[3]本文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手持终端设备、活动桌椅等教具的具备与否不应该作为界定智慧课堂的唯一标准,相较之下,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使用以及与新技术相适应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先学后教”、协作式学习等)使智慧课堂更鲜明地区别于传统多媒体课堂。因此,本文将智慧课堂定义为一种借助于新设备、新技术并通过新教学模式构建起来的新型学习环境。

2.智慧课堂研究

目前关于智慧课堂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有的学者研究了智慧教室在实际应用中对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影响;[4]还有的研究了智慧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性,例如李丽娟等发现利用智慧课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5]Windmuller-Campione 和Carter通过个案研究发现以在智慧课堂内完成作业的形式来替代传统考试更能激发学生的逻辑能力和创造力。[6]

互动行为作为课堂内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也受到了少数智慧课堂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譬如张屹等以自行改进后的弗兰德斯分析系统以及调查问卷为工具,以小学六年级的一堂数学课为例,对智慧课堂与简易多媒体课堂中的教学互动进行整体分析,并对学生参与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智慧课堂环境下的互动行为更高效、学生参与更加积极;[7]王晓晨等基于自行开发的中小学课堂互动观察工具(CIOSM),选取学校信息化发达程度较高的香港、北京和深圳三地中18 间重点建设的中小学智慧教室,进行了54 节英语常态课的互动观察纪录,研究结果表明智慧教室课堂环境内技术丰富与否、学生持有终端与否都对课堂互动有影响;[8]陈梦麒以4 个智慧课堂实验班的共8 节英语课为研究样本,以改进型弗兰德斯师生互动分析系统、调查问卷、访谈为研究工具,分析了智慧课堂下师生交互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智慧课堂模式下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9]然而,就智慧课堂下教学互动的现有研究而言,绝大多数都以中小学基础学科课堂为研究背景,聚焦大学生群体在智慧课堂下的教学互动行为的研究寥寥无几。

3.互动分析系统研究

在教育学领域,关于互动教学的研究自20 世纪7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Palincsar 和Brown 提出了“交互式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帮助学生不断建构自身、培养学习能力。[10]Flanders 在《Analyzing Teacher Behavior》中分析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影响,指出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比率过高时,学生参与就更多;反之,学生会参与不足。[11]此外,他还独创性地提出了由一套编码系统、一套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则、一个显示分析数据的矩阵组成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S)。FLAS 开创了课堂行为量化分析的先河,提高了课堂互动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而在中外此类研究中广为应用。

上一篇:关于高职院校开展微信英语角辅助大学英语互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