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这些教育理论你真的会用吗?用药不对症,孩子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5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的新名词层出不穷。有人的大拇指比别人长与粗,就发明了个“赏识教育”, 出了一个大拇指使用指南;有人看到西方的中小学课堂里有说有笑,轻松愉快,小孩子不用做什么作业,于是就照搬过来,命名为快乐教育;有人看到那些虎爸虎妈们仅凭着精湛的棍法就把孩子撵进了名校,甚至打出了一个世界级的钢琴王子,于是就让挫折教育横空出世。那么这么多的教育理念都是“砖家”们发明的,我该搬哪块?

我们只要百度一下这些教育名词,就会发现,哪一种教育理念都有褒有贬,褒奖方面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作为一种教育理论的出现,一定有它的历史背景,存在即合理,各种理论王婆卖瓜,总之优点都有一大堆。使我惊奇的是,我发现对这些理论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而且用词越来越粗暴。这些教育理念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堪呢?我认为并不是那样,每一种教育理念都有他的优势所在,经文还是好的,只不过是被某些歪嘴和尚念歪了。

先说赏识教育吧,孩子如果事情的确是做得好,我们当然应该伸出大拇指,进行正面鼓励,让他形成条件反射,这叫正强化,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其实没有太大差别。但如果孩子从28楼往下扔15个啤酒瓶,你还要伸出拇指夸奖吗?那应该是夸不出口吧? 孩子他爸的做法是把孩子的屁股打开了花,换成我也会这么做,可居然还有不少邻居们在指责孩子他爸,说他应该以正面教育为主,与孩子谈心,我想这里面的赏识教育专家可能是太多了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老祖宗的发明的教育惩戒被边缘化了,建议那些歪嘴和尚去还是去西方考察一下吧,人家的赏识教育可不是这样的,教育惩戒的权利被写入了法律,新加坡和韩国甚至还保留有“鞭笞”教育惩戒行为,这不正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吗?

再说快乐教育,的确在西欧国家的公立中小学里,课堂教学很松散、很随意、很自由,也没什么太多的课堂作业,下午四点多钟就放学了。但这仅仅是平民教育,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就这么多,家长能满足于这种平民教育吗?真正的精英阶层都要送孩子接受精英教育,要么将孩子送进类似伊顿公学这样的私立贵族学校,要么让孩子参加课后辅导班,精英教育的难度与课业负担都一点也不亚于我们,还快乐吗?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精英教育都是要花费一大笔钱的,一般的平民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了,所以说西方的快乐教育只不过是实现了社会精英和平民的分层,寒门想出贵子谈何容易?那些歪嘴和尚只是让我们看到了月球的正面,没有让我们看月球的背面。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学校让你的孩子天天开开心心地玩,毕业后又开开心心的去搬砖,你愿意吗?恐怕没有一个中国家长会答应。所以说,我们的高考制度虽然谈不上完美,但是你能拿出比高考更加公平的做法吗?

最后谈一谈挫折教育,一谈到挫折教育,我们总是想到了棍棒,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人为设障,就像西游记中佛祖为孙悟空设置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军训可以把人训没了,这也叫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很有必要,但是要以人身安全为前提,要以心理沟通为基础,挫折教育应该贯穿在生活当中,重在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拜托那些佛祖们不要给孙悟空人为添堵啦。

综上,每一种教育理念都有它的可取之处,只是中国人应该讲究一点中庸之道,老外也说过: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孩子的个性特征不一样,性格不一样,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你的孩子适合于哪一种教育方法,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这都不能一刀切。各种教育理论是法宝,但应该对症下药,不能够生搬硬套。还是我以前说的那句话:孩子的教育要像放风筝一样,线要拉紧,但不能拉断,是拉还是放,你要自己把握好分寸,这才是应有的教育。

上一篇:爱心企业捐赠善款,将重点用于山东老年教育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