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中国翻译的第一部外文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今译为《茶花女》)横空出世,备受国人追捧。
严复评价说“一时销尽支那荡子魂”,而其翻译者林纾也因此一炮成名,成为翻译界的鼎鼎大师。
纵观林纾一生,其翻译外文小说有180余种,数量之大,令后人难以超越,而他竟然完全不懂外文,只是阴差阳错地闯进了翻译的世界,可谓造化弄人。
并且由于林纾用文言文翻译小说,想用一己之力发扬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就导致这位鼎鼎有名的译界大师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靶子,一下子跌落神坛致使今日的读者也很难再见到他优美的古文小说, 不能不令人叹息。
林纾家境贫寒,父亲常年在外奔波生活,只好将他寄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导林纾,林纾也因此读遍古书,打下了很好的古文基础。
林纾是个书痴,他的墙上始终挂着一幅棺材图,上面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年少时期,他又是个出了名的性情中人,常常“被酒时时带剑”游历乡间,村民皆称之为“狂生”。
1871年,林纾的父亲、外祖父先后去世,他时年19岁,也不得不开始考虑经济问题。
当时的人们热衷于科举,林纾也不例外。而科举就是要做古文,这正是他的擅长之处。于是他抱着极大的热情进入场屋,可造化弄人,他竟然屡考不中。
生活难以为继,他只好靠种地、给人写信、卖画谋生,再加姐姐、母亲的针织补贴,勉强过日,日子十分清贫。这也炼就了他顽强的品格,
期间他也想放弃,可都被母亲劝了回来。只好继续厉兵秣马,目不窥园。
1882年,经过十多年的反复备战,林纾终于考中举人,威名镇江南。
他摆脱了经济上的桎梏,也教得了许多名士朋友,但他不想在别人的吹捧中度日。
于是他足不出户,潜下心来,专心古文,备战科举。
可林纾一腔热血,却又被命运开了玩笑,又考了七次,皆落得个榜下无名。他自己写道:“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心灰意冷之际,早已不是当年风光之时。
1897年,林纾母亲不幸病故,他只能回到家中守孝三年,暂时停止了科举之路。
他一向埋头苦读,少问时事,殊不知此时的外国文学名著正在大量涌入中国文坛。而林纾的文笔甚好,一向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
于是他的几个好友找上门来,请求他协助翻译外国小说。林纾原本毫无兴趣,因为在传统的文人眼中,小说是个不入流的东西,但他朋友王寿昌的一席话打动了他。
王寿昌是个翻译家、外交家,从小就游历欧洲各国,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法文。
此时的他仕途不顺,只是个小小的翻译官,于是便打算和几个朋友翻译些外国小说,方便国人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
可是他只懂法语,并不懂得如何写好小说,就找来了一些才子协助翻译。但译者的水平欠佳,很难入得了他的法眼。
他只好再找来一些文章大师,可大师们一听翻译小说,就都回绝了。王寿昌的翻译工作陷入了困境。
这时他听说好友林纾正在家中赋闲,便兴致勃勃地找上门来。
这时他已经抱定了必胜的把握,因为这位林纾的思想虽然算不得激进,也少问时事,但也不是保守之徒,对改良者还是充满了肯定,是个兼收并蓄的人。
况且这位老兄酷爱文学,一看到好书像闻到好酒一般,如此动人的外国小说,肯定能吸引林纾的目光。
这天清晨,林纾正在家中闭门读书,看见王寿昌的拜帖,赶紧出门迎接。
“琴南老兄(林纾字琴南),多日不见,闻令慈过世,不胜悲痛,今日逢临,特寄哀思,造访晚矣,还望恕罪。”王寿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