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浅谈外语课程思政创新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4-22

■李超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平台,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最终促使二者形成互补与协同。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现已实现了全院所有语种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已在各个系所的各专业课程推广思政融合近100门。尤其可喜的是,学院广大师生在外语国情课程中,积极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精神,采取讲授教学、案例教学、沉浸教学等模式,分析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得失,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增强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的信任、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一、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建设后,游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众多专业课程,仍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较多高校师生往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应交给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思维惯性,在其他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段,如文史哲法经管艺等人文学科以及理工农医等应用学科,师生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缺失,形成了极大的教育空白,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往往造成高校师生的政治意识不强。因此,如何全面落实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除了牢牢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关键课程外,还应关注广大的非思想政治理论课。

鉴于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中央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思政就是指以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实现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补、协同的目标,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对于广大外语专业的师生而言,自身身处西方文化的最前沿,极易受到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熏染,而牢固守好外语专业思想政治高地,又是落实外语专业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有鉴于此,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充分领会党中央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战略精神,敏锐注意到外语学习和思政教育的同源同向性,深刻意识到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时期的历史,对丰富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内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学院组织骨干教师组成课程思政创新建设小组,积极探索外语教育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形式路径,追求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和教学效率的持续创新提升,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非英语国情课程融合思政的紧迫性

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看,课程思政绝不是生搬硬套,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的融合也绝不是生搬硬套。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专业的特点来推进。建设课程思政首先必须厘清什么是源什么是流的问题,即专业课程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因此,广大高校教师要立足专业,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再结合不同的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发掘课程具有的思政元素,从而有机地将其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大的方针政策引领下,坚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重视思想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创新建设,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始终坚持严格把控人才培养方向。

再从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维度看,特别是从非英语国家国情概况课程的思政建设看,较之传统英语国家国情教学深耕良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初步形成较好的协同不同,非英语国家国情概况课程涉及德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受众面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其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讲授国情知识并开展实践练习,增进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扫清学生的语言文化障碍,促进他们完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综合提高他们的外语专业技能水平。因此,非英语国家国情课程因学科新、受众窄、资源少,其课程教学往往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深化不足。当前,非英语国家国情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首要问题。而非英语国家国情课程思政的缺位,极易造成新时代大学生蒙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淡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局面。

上一篇:马蜂窝与北二外共建数字文旅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