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0

财务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和分析能力也在企业核心能力中具有重要性,《财务管理学》作为财会专业核心课程,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决定和引领作用。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因此,罗杰斯的教育理想就是培养“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会一体”的人。这种理论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是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其基本要义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实现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促进产业竞争、优化升级财务管理专业可以为上述生产性服务业培养输送大批拥有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院校《财务管理学》课程在教学时普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毕业后缺乏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判断能力。现有的课程内容和形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实践教学不够突出,实践课时安排不足,大多数财务管理实践课程是以上市公司案例为主,所选用的案例是学生不熟悉的综合性案例,案例分析信息量就较大,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对于初次学习财务管理的学生来讲,学生分析教困难。另外教师通常也是对案例的讲解,学生不参与分析和思考被动接受分析结果,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体系不能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的过程,失去了教学的实际意义。

三、提高《财务管理学》教学质量途径的探讨

(一)提高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还在于培养“全面的人”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人格获得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品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突出、身心健康、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基层管理人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制定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内的能力培养教学计划,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有效的提高;围绕课堂教学,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重视学生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主张“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以“德育”为基础和前提,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和学生的职业素能培养贯彻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全程性。

(二)创立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罗杰斯认为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经验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学》课程主要以理论课讲授法为主,其特点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双向交流、忽略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的创设,因此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到所需知识,知识的学习被动而无趣。

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创造和潜能,所以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会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阅读文献资料针对某一财务管理案例研究进行课堂讨论或者撰写研究论文。案例的讨论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采用问答式的讨论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注重课程逻辑结构,丰富教学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作为指导思想,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以财务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思想,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各位老师可以根据授课的学生的层次、财务管理所属的专业、本专业的各门课程的安排,合理的安排本课程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顺利掌握。

上一篇:多元智能结构理论在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